赛事简介
世界女子国际象棋冠军赛(Women's World Chess Championship),是国际象棋联合会组织的国际象棋比赛。始于1927年,每两年举行一次。按照国际棋联规则规定,世界女子国际象棋冠军争夺赛共进行16局棋,胜一局得1分,和棋各得0.5分。未满16局已得8.5分者为胜方,余下对局不必再弈。如16局后双方得分相同,则世界冠军为胜,但奖金平分。2000年改为淘汰赛制,称女子国际象棋世界锦标赛。从2011年起,又实行对抗赛制。
历届冠军
首届比赛在英国伦敦举行。1906年出生于莫斯科的明契克代表前苏联夺得第1个世界女子国际象棋冠军,时年21岁。1927年-1939年,她又分别代表捷克斯洛伐克和英国参赛7次,均获胜,并将其世界冠军称号保持至1944年,后在伦敦大轰炸时不幸遇难,当时年仅38岁。
1950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断的女子世界冠军赛恢复举行,1904年出生的的鲁登科(rudenko)代表前苏联成为第2位女子世界冠军,并将冠军保持到1953年。
此后获第3至第6位世界冠军的均为前苏联选手,她们分别是:贝科娃(bykova)(1913年出生)、奥莉加·鲁布佐娃(1909年出生)、诺娜·加普林达什维利(1941年出生)、奇布尔达尼泽(1961年出生)。
1991年,中国21岁的女棋手谢军夺得世界冠军赛挑战权。同年9月,于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举行的世界冠军争夺战中,以8.5比6.5的比分击败齐布尔达尼泽,成为第7位女子世界冠军,成为国际象棋史上第一位欧洲以外的世界冠军。
1993年10月24日-11月28日,谢军与挑战者格鲁吉亚棋手约谢里阿妮进行世界冠军争夺战。结果以8.5: 2.5的比分卫冕成功。
1996年1月30日-2月20日,匈牙利的苏珊·波尔加在与卫冕冠军谢军进行的世界冠军争夺战中,以8.5: 4.5的比分获胜,成为第8位世界冠军。
1999年7月29日-8月22日,中国棋手谢军在与俄罗斯选手加里亚莫娃进行的世界冠军决战中,以8.5:6.5的比分夺得世界冠军的宝座。
2000年,国际棋联推行了淘汰赛制的世界冠军赛。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世锦赛中,卫冕冠军谢军在决赛中,以2.5比1.5战胜秦侃滢,第四次获得世界冠军。
2001年的俄罗斯莫斯科世锦赛,中国棋手诸宸在决赛中,苦战八局,以5比3力克俄罗斯棋手科斯坚纽克,荣登棋后宝座。
2004年的俄罗斯埃利斯塔世锦赛,保加利亚棋手斯坦芳诺娃在决赛中以2.5比0.5的绝对优势击败俄罗斯棋手科瓦列夫斯卡娅,成为历史上第十位女子世界冠军。
2006年的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世锦赛上,30岁的中国名将许昱华在身怀六甲的情况下,决赛以2.5比0.5大胜俄罗斯棋手加里亚莫娃,成为国际象棋史上的第11位女子世界冠军。
2008年俄罗斯纳尔奇克世锦赛中,俄罗斯棋手科斯坚纽克在决赛中以2.5比1.5战胜了年仅14岁的中国小将侯逸凡,成为国象历史上的第12位女子世界冠军。
2010年,土耳其安塔基亚世锦赛。16岁的中国棋手侯逸凡先后淘汰厄瓜多尔棋手赫列迪亚、俄罗斯棋手罗曼科、前女子世界冠军诸宸、乌克兰名将拉诺、赛会等级分最高的印度名将科内鲁和队友阮露斐,成为第13位女子世界冠军。
2011年,侯逸凡在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举行的国际象棋女子世界冠军赛中仅用八盘棋就以总分5.5分比2.5分的绝对优势击败了挑战者印度棋手科内鲁,提前两轮卫冕成功。
2012年的俄罗斯汉托曼斯克世锦赛上,乌克兰棋手乌什尼娜在决赛中慢棋一胜一负战平,快棋加赛中乌什尼娜以1.5-0.5击败斯坦芳诺娃,夺得世锦赛冠军,成为第14位女子世界冠军。
2013年的“泰州·中国医药城杯”女子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赛。中国棋手侯逸凡以总比分5.5比1.5的较大优势战胜乌克兰棋手乌什尼娜,成功夺回世界棋后头衔。这也是侯逸凡继2010年和2011年之后,第三次登上世界棋后宝座。